<strong id="kw9b7"></strong>
<rp id="kw9b7"><sub id="kw9b7"></sub></rp><button id="kw9b7"></button>
  • <button id="kw9b7"><tr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tr></button><button id="kw9b7"><acronym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acronym></button>
      1. <progress id="kw9b7"><track id="kw9b7"><video id="kw9b7"></video></track></progress>

        現在無線耳機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,降噪功能似乎成為了TWS藍牙耳機的標配。

        我的耳朵經過各家廠商的洗腦,也逐漸聽出了衡量降噪性能的標準——降噪深度。降噪原理就是耳機用一個(反向)聲波去“迎擊”要進入耳朵的(正向)聲波,二者力量相抵消,這個世界就安靜了!

        于是,我在給朋友推薦降噪耳機時總是說“降噪深度越強越好,有-100dB的,就別買-99dB”,當然,受限于耳機體積重量,目前各品牌旗艦機型的降噪深度都在-40dB左右。

        但是,在用過了多款降噪耳機之后,我發現:降噪深度確實很重要,但降噪體驗不能唯降噪深度論。改變我的,是來自于Dacom旗下的TinyPodsANC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廢話不多說,隨我一探究竟。

        一、外觀&配件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Dacom家的產品包裝和其他品牌區別不大,差不多的紙盒,差不多的將產品大圖放在正面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雖然在包裝正面已經對TinyPodsANC的主體造型一覽無余,但是開封后竟然有點意外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TinyPodsANC合蓋狀態的鵝卵石造型,讓看膩了水果和它仿品們的我眼前一亮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我們不一樣,真的不一樣!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TinyPodsANC充電收納盒是工程塑料材質,但是磨砂的黑色機身與金色腰線產生的視覺沖撞,讓人有種全金屬材質的錯覺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在金色腰線中部內藏點式LED電量顯示燈。滿電狀態為4點綠燈,上圖顯示電量剩一半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平整細小的接縫讓人以為是CNC工藝,自然耀眼的金腰線恍惚以為是金屬鍍鉻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其余配件一句就一圖過吧,TinyPodsANC提供大中小三副硅膠耳帽,充電線和說明書必不會少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當然,機身充電接口是極為先進的Type-C,不分正反,好評!

        二、降噪性能&原因探析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TinyPodsANC耳機的造型有水果那味兒,配色上有大法范兒。收納盒鵝卵石造型,盒蓋的阻尼偏輕,盒蓋時的聲音也不夠清脆。對我來說,這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她的平價定位和舒適降噪體驗給我帶來的巨大驚喜,讓我驚呼“只有-35dB的降噪耳機怎么做到鶴立雞群的?”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在我深入分析之后,發現TinyPodsANC的降噪功力來源于四點:

        1、好鋼用在刀刃上——-35dB降噪深度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雖然我說不唯降噪深度論,但基礎不牢地動山搖。沒有扎實的基礎性能支撐,降噪無從談起。TinyPodsANC自身提供的-35dB降噪深度雖不是最強的,但該指標也屬實處于行業靠前梯隊。

        2、好鋼用在刀刃上——6麥克風環境聲監測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每只TinyPodsANC耳機上有3枚麥克風傳感器,一對耳機共計6枚,這配置屬于堆料行為了。但不得不說,這料堆得值。每只耳機上的麥克風形成一個三角形陣列,對即將進入耳朵的環境聲全方位無死角監測,為降噪芯片計算并發出反向聲波提供強大樣本支持。

        3、好鋼用在刀刃上——支撐性硅膠耳帽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附贈的硅膠耳帽起初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,在我追查TinyPodsANC降噪秘密的時候才引起注意。每只硅膠耳帽自帶防塵網,關鍵是耳帽與耳機相接的內環部分具有一定硬度,這種硬度帶來了良好的內部支撐性,讓進入耳朵的部分更加貼合耳道,顯著提升了密閉性,這在一定程度上隔絕了更多了外接噪音。這不僅是降低降噪難度,而且也間接提升了音質,因為耳道里雜音少了,可不就是喇叭的細節更多了嘛。支撐性硅膠耳帽的成本投入較少,但可以一舉多得,算是外掛一樣的存在。

        4、好鋼用在刀刃上——押注觸摸交互、舍棄App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有了前面的幾點堆料,TinyPodsANC也做了果斷的取舍,那就是完全砍掉了手機App,將所有功能控制全部傾注于耳機肩部的觸摸區,播放控制、降噪/透傳模式切換、呼出語音助手等基本功能一個不少。但必須指出,TinyPodsANC沒有自家的手機App,不能設置個性化均衡器等其他進階操作。

        三、總結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Dacom TinyPodsANC主動降噪TWS藍牙耳機在成本與性能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平衡,利用在-35dB降噪深度的優勢基礎,通過6麥克風陣列、支撐性硅膠耳帽進一步強化了降噪效果,優化了通話降噪體驗,更加適合地鐵公交、公共自習室等環境噪音復雜的使用場景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但是也應看到,Dacom囿于成本定位,沒能提供獨立App用于自定義均衡器等進階設置,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性化體驗和產品潛力,留下些許遺憾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
        總的來說Dacom TinyPodsANC作為一款藍牙耳機,在主動降噪方面性能優異。就我個人感受而言,TinyPodsANC純粹且突出的降噪實力是可以跨越價格階梯形成競爭優勢的,對于成本的精準把控讓其極具競爭力。

        降噪為先,化繁為簡——Dacom TinyPodsANC

        人已收藏

        相關文章

        評論列表(已有條評論)

        最新評論

        97超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ⅰ人成五月天_俄罗斯精品xvideos18_日本VPS私人大片
        <strong id="kw9b7"></strong>
        <rp id="kw9b7"><sub id="kw9b7"></sub></rp><button id="kw9b7"></button>
      2. <button id="kw9b7"><tr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tr></button><button id="kw9b7"><acronym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acronym></button>
          1. <progress id="kw9b7"><track id="kw9b7"><video id="kw9b7"></video></track></progress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