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ong id="kw9b7"></strong>
<rp id="kw9b7"><sub id="kw9b7"></sub></rp><button id="kw9b7"></button>
  • <button id="kw9b7"><tr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tr></button><button id="kw9b7"><acronym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acronym></button>
      1. <progress id="kw9b7"><track id="kw9b7"><video id="kw9b7"></video></track></progress>
        1. 首頁 > 試用眾測 > 試用報告 > 報告詳情頁

        骨伽影武者X5中塔機箱:簡約質樸容量大,可支持7+2拓展

        試用報告 ·2020-07-03 21:59:53

        前言:

        如今電腦的種類多種多樣,但自組裝的臺式機依舊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,適配的組合能夠最大程度的發揮出電腦的實際性能,這當中最易被忽視的就是機箱這個可有可無的產品,雖然它結構簡單,但電腦運行的穩定需要依托它合理的結構設計,所以今年的618你更換機箱了沒?最近我就拿到了一款德國品牌的機箱產品,現在就分享一下我的使用體驗。

        IMG_20200701_010316.jpg

        機箱的開箱與細節:

        這次拿到的是骨伽影武者X5中塔型機箱,產品的外包裝采用的是最常見的牛皮紙制成,正面能看到產品簡單的外觀樣式和型號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2636.jpg

        側面有提手設計和整體的物理性能參數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2754.jpg

        背面則有比較簡單的機箱介紹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2726.jpg

        內部由兩大塊厚實的泡沫夾持保護,并配有塑料袋子封裝保護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2933.jpg

        其實對于裝機小白而言,如果說你想配置一臺電腦又不知道選擇哪種機箱的話,那么兼容多種主板類型的中塔機箱應該是個首選項。類似我這款骨伽影武者X5中塔機箱,它的尺寸為220mm*486mm*468mm,整體采用0.7 SPCC鋼材制成,質感較強而且比較厚重,機箱結構非常堅固可靠。

        IMG_20200701_010316.jpg

        它的內部空間設計十分充裕,可支持Micro ATX類型主板以及ATX主板和E-ATX主板的安裝使用,兼容性較好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1652.jpg

        內部的設計中為裝機愛好者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擴展槽位,不僅支持安裝350mm的高階顯卡使用,而且在底部位置還特別提供了獨立2槽位來支持顯卡的豎放安裝,完全不用擔心顯卡不夠裝的問題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5953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0021.jpg

        并且廠家在配件包中多送了兩塊拓展槽的擋板,可以看到都是通過螺絲緊固的方式加固的,可方便日常拆裝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4531.jpg

        前端蓋板為塑料材質制成,外觀上略有機甲的味道,在它左側有三個帶有金屬網的進氣孔設計,底端還有一小進氣網口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2049_1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2159.jpg

        通過卡扣結構與機箱主體牢固結合在一起,在前蓋板底部輕輕一扣即可拿下,安裝拆卸極為方便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2301.jpg

        蓋板前方的右下方可見貼有廠家的LOGO標簽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5234.jpg

        蓋板內保護的地方為機箱前冷排的安裝處,最大支持360mm的冷排安裝使用,足以為機箱提供強勁的對流散熱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4145.jpg

        上端散熱孔幾乎占據頂端90%左右的面積,同樣支持安裝最大360mm的冷排使用,并配有便于除灰的磁吸塑料網設計,安裝拆卸十分方便,整機預留散熱效能設計非常強大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4952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5045.jpg

        在頂端散熱孔的側邊提供有比較豐富的IO按鍵接口,從前往后分別有電源鍵、重啟鍵、USB2.0接口、耳機接口、麥克風接口、USB2.0接口和USB3.0接口,眾多的接口設計足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4844.jpg

        上面的電源鍵和重啟鍵采用了CD紋理設計,按壓回彈較軟,聲音清脆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4856.jpg

        機箱左側面加入了側透視的風格設計,選用3mm厚度的鋼化玻璃做擋板,并在玻璃內側的上下兩端黏貼有橡膠棉類的材質做密封,能大大提升內部風道的氣密性,透過玻璃可直視內部主機的運行狀態,通過加入RGB燈效系統就能完美實現所需的光污染效果,值得注意的是,裝大型CPU散熱器的限高為180mm,在選購CPU散熱器的時候需要提前考慮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0310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1325_1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1442.jpg

        拆開機箱右側蓋板,立馬就看到了IO面板中延伸出來的連接線,通過兩條扎繩帶收納掛靠在機箱上。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2947_1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3113.jpg

        每條線材接口均有清晰明顯的標注,可以按需正確的插入主板對應的接口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5610.jpg

        機箱底部為電源和硬盤的放置區,其中電源部分加入了加厚電源防震墊的設計,可最大程度的減輕電源風扇運行過程中的噪音,使用更安靜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4649.jpg

        而且電源上下兩面均設計有明顯的散熱網口,其中底部的進氣口還加裝有柔性可拆卸的塑料網片,方便日常清潔使用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4308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53757_1.jpg

        IMG_20200626_145643.jpg

        可惜的是,雖然介紹中看到機箱支持擺放2塊3.5寸盤,但實際在底部我只看到有一個3.5寸盤的安裝位置,主要是通過硬盤安裝支架直接滑入硬盤安裝槽內固定,這對于多硬盤的老玩家來說有點不便,畢竟多數人都還裝有多塊3.5寸的老式機械盤,這是升級換代中不可忽視的問題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4906.jpg

        機箱同時也提供有固態盤的安裝蓋板,主要通過滑動卡扣的安裝方式進行固定,可方便玩家的升級使用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4402.jpg

        IMG_20200630_153329.jpg

        機箱底部的四個腳比較高,可有效提升機子的對流散熱效能,而且底部寬大的橡膠腳墊也為機箱提供了非常平穩的擺放條件,放置在桌面上能牢牢抓住桌面而不易滑動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5241.jpg

        這是全部拆裝完的機箱骨架。

        IMG_20200627_105128改.jpg

        產品的安裝以及使用:

        機箱內部空間的設計十分寬大,在安裝各種組件的時候非常方便快捷,由于內部極少有隔板的設計劃分,所以在裝上450W的電源后,底部的安裝空間依舊非常寬闊。

        IMG_20200630_151157.jpg

        在機箱內安裝了Micro ATX類型主板后,發現內部空間剩余的地方非常多,所以機箱前的散熱風扇我幾乎可以隨便安置。

        IMG_20200630_170511.jpg

        IMG_20200630_152539.jpg

        但其間也發現一個問題,那就是廠家雖然匹配送了幾個六棱柱螺絲,但是卻沒有配套送一個可以旋緊加固的螺絲套,這種情況容易在擰松主板螺絲的時候被一同擰下來,幸好我手上本來就有這東西。

        IMG_20200630_160352.jpg

        IMG_20200630_164856.jpg

        接著安裝SSD固態盤。

        IMG_20200630_154438.jpg

        裝3.5寸盤就比較粗暴了,直接稍微掰開塑料固定板就裝上,就是缺少多塊3.5寸盤的安裝位置,以下是兩塊3.5寸盤安放后的樣子,現在線材看起來就比較擁擠了,但通過扎帶綁緊還是可以優化一下凌亂的局面。

        IMG_20200630_203656.jpg

        接著裝上機箱和電源上的線到主板對應的插口就能開機使用了。

        IMG_20200630_171423.jpg

        帶側透顯示就是好。

        IMG_20200701_004700.jpg

        IMG_20200701_005527.jpg

        機箱除了能保護內部主板的安全之外,還需要考慮的就是內部風道系統的冷卻效率。通過魯大師軟件的監控,在電腦開機后待機3分鐘左右,發現電腦各處溫度運行平穩,CPU核心溫度為39度,主板溫度為33度。

        待機溫度.jpg

        接著通過魯大師對電腦進行10分鐘的烤機測試,可見電腦各部分的溫度運行依舊非常平穩,CPU核心溫度基本維持在68度左右,主板溫度為35度,溫度控制基本良好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10分鐘壓力測試.jpg

        連續游戲兩小時基本都能控制電腦溫度在最佳水平,寬大的空間和合理的風道設計無需擔心使用上的問題。

        IMG_20200701_100931.jpg

        總結:

        優點:機箱的外觀設計簡約時尚,用料做工較佳,采用了3mm的鋼化玻璃做側透面板,可大大提升產品的視覺體驗效果,而且內部空間設計十分寬裕,可安裝多種不同類型的主板和高階型顯卡,同時還提供有獨立2槽位來支持顯卡的豎放安裝,兼容性非常強,散熱設計上,在頂端和前端均可支持360mm的冷排安裝,大大提升了產品使用時候的散熱效果。

        缺點:機箱設計中沒有充分考慮到多塊3.5寸盤的安裝問題,僅提供了一塊3.5寸盤的安裝位置,浪費了部分機箱空間,而且在主板安裝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六棱柱螺絲,并沒有配套對應的安裝螺絲套,對小白而言拆裝多有不便。

        評論列表(已有條評論)

        最新評論

        97超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ⅰ人成五月天_俄罗斯精品xvideos18_日本VPS私人大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