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trong id="kw9b7"></strong>
<rp id="kw9b7"><sub id="kw9b7"></sub></rp><button id="kw9b7"></button>
  • <button id="kw9b7"><tr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tr></button><button id="kw9b7"><acronym id="kw9b7"><kbd id="kw9b7"></kbd></acronym></button>
      1. <progress id="kw9b7"><track id="kw9b7"><video id="kw9b7"></video></track></progress>
        1. 首頁 > 試用眾測 > 試用報告 > 報告詳情頁

        散熱效果超出想象,雙烤CPU比體溫還低?骨伽機箱電源水冷三件套使用感受

        試用報告 ·2021-01-03 17:59:31

        很早就聽說過骨伽,可惜一直未能有機會接觸。感謝智能界,獲得了骨伽的骨伽GEX650全模組電源+魔影i7鋼化玻璃中塔ATX機箱+水鬼240/360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的體驗機會,機箱+電源+水冷三件套,這下子可以滿足心愿了。

        a (2).jpg

        機箱是MX441-G魔影i7,是款中塔機箱。

        a (6).jpg

        常規的泡沫+透明塑料袋保護,機箱是個相對運輸中容易受到傷害的產品,所以保護很重要。

        a (11).jpg

        機箱的前臉是玻璃的,周邊是有棱角的特色設計,給人剛毅的感覺。

        a (13).jpg

        右側面板是全黑的鋼板,機箱前后并不是很長,然而看上去卻很高,給人一種不同的感覺。它的前后是411mm,而高度卻達到了520mm,很有意思。

        a (14).jpg

        背面看上去就是常規的結構,下面是電源位置,上面是主板接口,中間是PCI-E卡槽。

        a (15).jpg

        頂部是鏤空的,帶有防塵網,磁吸的。

        a (23).jpg

        面板控制在頂部靠前的位置,有電源、復位、麥克風和耳機接口,2個USB 2.0和1個USB 3.0接口??煽吹角懊姘宓耐钩鲈煨?,富有科技感。

        a (16).jpg

        底部有四個偌大的腳墊,應該是很穩固的樣子??拷蟛侩娫磦}的位置有防塵網。

        a (17).jpg

        左側面是側透玻璃,玻璃被我拿掉了,因為玻璃有反光,所以有側透的時候拍照出來全是家里的擺設,放棄。機箱明顯的很高的形狀,我們先看看里面。

        a (20).jpg

        電源倉貫穿機箱底部,直到前面板留下了一個豁口,背板靠近前面板的地方有3個出線孔。而電源倉頂部全部是通風孔,有利于通風,靠近背板有3個出線口,方便到主板的出線。左側則有7個PIC-E槽位。

        a (24).jpg

        背面看看,底部電源倉全通透的,左側是面板線下來,右側有2個SSD掛板位置。左下角是一個3.5英寸硬盤架。

        a (25).jpg

        硬盤架是單個,可以安置2個硬盤,里面藏有配件包。、

        a (27).jpg

        拉出來塑料的硬盤支架,原來說明書也在里面。

        a (26).jpg

        右側2個SSD掛板位置。

        骨伽這款魔影i7鋼化玻璃中塔ATX機箱,給我的感覺就是,身材很修長嘛。前后距離不長,相對較短,厚度也不厚,然而卻很高,同我之前用過的機箱,比較方正,比較厚重不同的感覺。

        a (59).jpg

        再來看看電源和水冷,骨伽GEX650全模組電源,水鬼240/360一體式水冷CPU散熱器,現在和機箱一起入手的話,好像有優惠的,別忘記了。

        a (39).jpg

        電源是80PLUS金牌全模組電源,FPC主動式電源,在盒子外面明明白白的標出曲線,廠商很是實誠和有信心啊。這其中包括轉換效率曲線,顯示230V下50%負荷轉換效率大于91%,20%和100%負荷大于88%。不同環境溫度下功率輸出曲線,不同負荷下的轉速噪音曲線等。

        a (41).jpg

        電源線、模組線分開放置,中間是電源包。

        a (43).jpg

        9葉靜音風扇,全模組接口。

        a (44).jpg

        主板24PIN,三組4+4P CPU/6+2P PCI-E,四組SATA&外圍供電。

        a (45).jpg

        GEX650,總功率650W,其中12V最大54.1A,大家可以計算下自己的設備,我是喜歡用大的。

        a (46).jpg

        背部一個開關,可以看見里面的電感線圈等等。

        a (47).jpg

        一根24PIN主板供電想,1根CPU供電線,2根PCI-E供電線。

        a (48).jpg

        2根SATA線(4),2根大4PIN線,其中一根帶有軟驅接頭,這個還挺全的。自然,還有電源線和4顆螺絲。

        選購電源,不能簡單的按照總的功率選擇,因為在不同的負荷下轉換效率是不同的,這也是為什么會有曲線的緣故。同時,要選擇好的產品,這樣提供的電力才穩定、純凈。電源是電腦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因素,很多人都知道買汽車發動機最重要,電腦卻舍不得用好電源,卻不知道用了不好的電源就如同買汽車買個垃圾發動機一個道理。

        a (51).jpg

        240水鬼水冷,這個散熱器的價格屬于比較貴的,效果會如何呢?

        a (52).jpg

        細尼龍網包裹的FEP高分子套管,工業級密封工藝,這個是這樣介紹的。

        a (53).jpg

        方形的水冷頭,內置低噪音水泵,高達3200RPM。

        a (54).jpg

        支持ARGB燈光調節,可以遙控器直接控制,200種色彩模式,所以接線看著有外接供電的接線頭。

        a (55).jpg

        一堆各種配件螺絲在一起。

        a (56).jpg

        2個冷排風扇,加長扇葉,9葉靜音風扇。

        外表看不出什么特別的,所以,還是期待后面的散熱表現吧。

        a (74).jpg

        開始裝機了,首先是把主板裝上去,用的是M-ATX B460M 主板,所以相對還是容易的。這個集顯IG支持Mini-ITX,M-ATX,ATX,E-ATX,適應性還是很強的。

        a (75).jpg

        不知道為什么我選擇了先裝水冷散熱器,看看配件組合包,還有個遙控器,一分二的風扇線,不同規格的底板。這款散熱器是支持很多主流平臺的,包括intel、AMD。

        a (80).jpg

        把風扇固定到了冷排身上,8個長螺絲正好固定。

        a (81).jpg

        背面是傳統的CPU支架背板。

        a (84).jpg

        正面出來四個螺絲+四個螺柱。

        a (88).jpg

        比劃了半天,決定還是冷排放到頂部,先把冷排固定好,這樣下面裝CPU就容易了。

        a (90).jpg

        這個貼膜千萬要拿下去啊,很多人忘記了,聰明如我也忘記過一次。

        a (72).jpg

        然后把CPU固定好,這個過程,相對還是比較順利的。但是,這個水冷頭上的標記,只好是反的了,方型的水冷頭,就是有這個問題,不像圓形的,可以設計為可以旋轉的,就好調整了。

        a (94).jpg

        下面就是電源了,接好了線,用了2組SATA。

        a (97).jpg

        這個時候發現,由于機箱的前后比較小,所以給電源留的位置太短了,電源放不進去,怎么辦呢?不用擔心,設計者已經考慮到這個問題了,所以,這個硬盤架子,是可以移動了,可以向左移動調整的。

        a (98).jpg

        調整好之后的樣子,明顯的電源的位置寬敞多了。

        a (99).jpg

        電源固定好了。四顆螺絲固定。

        a (104).jpg

        然后就是各種接線了,主板、顯卡等等,由于有很多的出線孔,所以,各種線都可以很方便的就近到背板后面。

        這個時候,想了想,這個好像有點問題啊,首先是這么漂亮的RGB風扇看不到哦,別人看不到哦,其次就是,沒有進風風扇,還要加。

        之前看過某個大神的總結,可以把冷排風扇變排風為進風,我問過這樣不會影響散熱嗎?他說測試過了,不會的。好吧,我也信大神試試吧,于是又改了冷排從頂部到前面。

        終于知道為什么我裝機總是計劃1-2個小時,最后卻總是要干到晚上,邊裝邊玩鬧 。太晚了,睡覺去了。

        a (126).jpg

        冷排改到前面的第一個好處就是,這個冷頭的圖標終于正過來了,朕心甚悅。

        a (128).jpg

        這個彎頭怎么彎,最后還是這樣最自然,畢竟空間小一些,怎么合適怎能來。

        a (129).jpg

        背部的接線,還是相對容易的,線少也是一個原因,畢竟只需要冷排的風扇,看來冷排風扇改到前面,還是對的。

        a (138).jpg

        開機,一次點亮,看著前面板有著RGB,心中還是舒服的。

        a (136).jpg

        水冷頭、風扇、加上內存燈條的顏色,讓這款機箱不再顯得單調,而是多了些色彩。

        a (148).jpg

        看著手冷頭的骨伽圖標,覺得自己的改動真是英明啊。

        a (143).jpg

        前面板也可以從骨伽的縫隙中看到彩色的光影,恩,這樣好,要不黑漆漆的嚇死人。

        a (152).jpg

        蓋上了玻璃側板,在黑夜的環境下機箱閃閃人發亮,頗有神秘感。

        a (154).jpg

        當然,也可以換個暖色彩,畢竟遙控器用起來也很容易的。

        漂亮歸漂亮,那么散熱性能如何呢?這個也是我關心的,畢竟第一次用這種方式,心里還是有些忐忑。那么就來看看系統的表現吧。

        001 配置.jpg

        配置如上圖,因特爾十代CPU10700,訊景RX470顯卡,B460M主板,阿斯加特燈條內存條。

        005性能現在.jpg

        魯大師跑分37萬,還可以吧。

        來測試一下,首先用AIDA64跑下FPU單烤測試,結果,日常溫度20度,FPU單烤CPU才40度,哎呀這個是不是溫度計壞掉了,怎么這么低呢?

        002 FPT 2分鐘.jpg

        到了15分鐘再看看,略有增高一點點,還在42度迪,連顯卡的溫度都有47度,顯卡可沒有啟動啊,使用率很低的。

        002 FPT 15分鐘.jpg

        到了30分鐘,CPU的溫度依舊是十分穩定,還在42度左右,看來,這款水冷,似乎真的不能小瞧哦。

        002 FPT 27分鐘.jpg

        單烤不行,我們就來OCCT的POWER雙烤模式,開動后GPU溫度立即飆升到70度左右。然鵝,CPU依舊是40度。

        003 occt power 3分鐘.jpg

        過了十分鐘,那我受不了了,這個CPU怎么還是40度呢?顯卡依舊是70度。

        003 occt power 3分鐘.jpg

        到了20分鐘,顯卡的溫度略微降低到了,大概68度左右,而CPU,依舊牢牢的纏住40度線不放。

        003 occt power 20分鐘.jpg

        OCCT POWER雙烤CPU能在40度的,這個還是第一個,雖然由于功率墻的限制,功耗在65度,然而我來看看,這個配置當初在別的電腦機箱上的散熱效果是怎么樣的呢?

        圖片1.jpg

        在別的原始機箱內跑分的截圖,CPU溫度在60度哦,即使考慮到季節的因素,然而20度的差距,不是季節影響能解釋的,毫無疑問,水鬼240水冷的效果真的是令人大吃一驚,當然,還有這款機箱,只用了水冷排兼顧散熱供風,就有了這樣的效果,機箱的設計也是不可小視啊。

        同時看看在POWER雙烤模式下的電壓監測圖表,各個電壓都很筆直的,電源供電也很穩定的。

        考慮到晚上可能溫度角度,所以第二天白天再次測試了下。

        a (160).jpg

        在OCCT 的POWER 雙烤模式下,CPU的溫度依舊溫溫的在40度低一點的位置,雖然說沒有達到比人的正常體溫低的掉眼球程度,但也是令人相當驚訝了。

        a (156).jpg

        40度,對于人來說是高燒了,而對于CPU來說,這算是很涼爽的溫度了。

        IMG_02172021131610333.gif

        經過裝機和測試,骨伽的這個機箱+電源+水冷三件套,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高挑的機箱,給主板上方和下方留下了充分的操作空間,裝機起來很容易。而且如果選擇把冷排裝在頂部,具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安排。GEX650全模組電源,供電穩定,105°C 日系主電容和待機電容,保證供給。雙8PIN接口可供10系Z490主板供電,搭載LLC和DC-DC電路,提供穩定輸出。

        a (160).jpg

        水鬼240冷排的表現令人驚訝,在OCCT POWER模式雙烤的情況下,居然CPU溫度只有40度。雖然由于功率墻的存在,功耗只在65W,但40度的溫度還是相當低的。

        IMG_0210_1202113168311.gif

        而且這款水冷還帶有RGB,可以使用遙控器實現200種色彩組合方案的切換。當然,也帶有標準的ARGB接口,可以連接到主板上實現機箱內所有燈光的同一控制和調配。

        基本上還是比較滿意的,就是機箱前后距離小,電源線多了恐怕會擁擠。水冷效果不錯,但是沒有漏水賠付的承諾,總會讓人覺得似乎心里有些不安。

        總的來說,骨伽的這套機箱+電源+水冷的組合,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,表現還是很不錯的。

        評論列表(已有條評論)

        最新評論

        97超碰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ⅰ人成五月天_俄罗斯精品xvideos18_日本VPS私人大片